联系我们

  清代铜镜的文化及正确鉴定方法?清代铜镜的生产工艺呢?清代铜镜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呢?清代铜镜发展基本上到了尾声。清代铜镜具有“厚重而且镜身大”的特点。清代铜镜的形制一般都缺乏创新。清代铜镜很多都是仿战国及汉唐铜镜的。清代镜中以以铭文镜居多,铭文中有很多是四字吉语。掐丝珐琅、漆背戗金等图案装饰工艺是清代铜镜独有的。清代铜镜除了上述的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特点,我们现在就马上来介绍下“清代铜镜的特点有哪些呢?”。

清代铜镜

清代铜镜

  清代铜镜铸造的两个阶段:

  1、清乾隆以前,铜镜还是得到了有限的发展。虽然这时铜镜铸造业,没有明代那样繁荣,但是在造型、工艺和装饰上,却有了许多创新之作,形成了本朝独特的风格。

  2、乾隆以后,随着玻璃镜使用范围的扩大,铜镜逐渐走向了没落。此时铜镜数量少,铸造也较前一阶段粗糙。

  说“清代铜镜的特点有哪些呢?”之前,先介绍下清代铜镜的基本概况:

  1、铜镜发展至清代,已处于铜镜历史上衰退期的后段,表现为产量急剧下降,且大多铸造粗疏。清末,由于玻璃的介入,铜镜制作开始从实用转而为仿制古镜,牟取暴利是其生产的最大动机。在这种背景下,谈论清晚期铜镜的文化特点显然已没有意义。因此我们研究清代铜镜文化,定位不妨放在最能代表清代铜镜文化的清中期。

  2、清代铜镜铸造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情况,官营是清宫内府造,私营以湖州镜为代表。这点显然是受到了宋代官、私营制镜业的影响:《岩窟藏镜》第四集曾载有出土的乾道四年(1168年)菱花官镜一面,其铭文有“湖州铸鉴局”等字样,此为官营;私营字号的湖州镜有“石家”、“陆家”、“周家”等。明代湖州仍是主要铸镜地,见于镜背铭文的湖州私营匠号有“薛家”、“孙家”、“李家”和“陈家”等。其后湖州镜业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晚期。与宋、明两代不同的是,清代官营铜镜所占的比例太小,但精品都集中于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铜镜中,清宫内务府制造的如乾隆款万春芙蓉镜、乾隆款八卦菱花镜等,都是官营镜中的精品。而民间私营镜在水平上与官营镜的差距又太大,除了铸造粗疏外,纹饰题材也缺少官营镜的古风和儒雅,风格上更民俗化,更接近于生活,如“五子登科”镜、“喜生贵子福寿双全”镜等等。

  3、从清宫旧藏的铜镜来看,清代铜镜的基本情况如上所述。清末玻璃镜在宫中已经开始流行,铜镜实用性大为减小,但官营镜仍不时有精品出现,如光绪四年(1878年)的宣宗御制铭镜等。而私营镜中仿古作伪情况则较为常见,但也有例外出现,如清末“光绪新造”镜,具年款,又有实用意义,当作为特例。

  清代铜镜的特点有哪些呢?

  1、清代铜镜的形制特点:清代铜镜造型较明代要多,除圆形镜和方形镜外,还创出了椭圆八出云头形、八出云头形、莲花形、双菱形、双环形、双耳瓶形、炉形、钟形、六角星形等。清代的把镜更是独具特色,有的置楠木柄套,上下用染牙装饰;有的置青玉柄套,上装饰碧玉隔,显得十分精美。这多为皇帝用物。

  清代铜镜受欧洲玻璃镜的影响,多采用镜架支撑,因此无钮镜开始增多。镜架多数用硬木制成。宫中使用的木镜架,上面雕镂着精美的花纹,工艺十分考究。有的镜架则较简易,但构思却很巧妙,未打开前为一装铜镜的包锦纸盒,翻开盒盖,铜镜即利用盒盖和盒体的支撑直立起来。

  这时,一些厚重、体大的铜镜及仿占的铜镜,还是铸有镜钮。半圆钮多见于大型铜镜。还有两种钮制:一种为圆柱形钮,较明代镜钮要高,平顶上多铸旋纹和“乾隆年制”款;另一种平顶圆钮,下宽而上窄,顶部常铸寿纹和“仁寿”字样。前者多见于清官造办处所铸铜镜,后者则是湖州铸镜。

  2、清代铜镜的纹饰特点:清代铜镜的纹饰规矩细致,构图拘泥、繁缛,多采用掐丝珐琅、漆面戗金、松香涂墨等新工艺装饰镜背,使纹饰趋向浓重炽烈的色调。铜镜纹饰中龙纹较多,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一类,也有纤柔细身的一类。清初龙的形态雄伟、奔放;晚期的龙纹,神态平淡,尾呈扫帚状。依据目前已公开发表的部分清代铜镜资料以及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清官旧藏铜镜,我们大致可将清镜纹饰划分为9大类:

  3、清代铜镜的铭文特点:清代铭文镜中,韵语铭文镜早期多见于圆形镜,晚期则仅限于方形镜,而且镜铭均为四言韵句,字体较大,为隶书。有的湖州造铭文镜,采用了松香涂墨工艺,白字黑底,清新爽目。清镜中有一种用作纹饰点缀的铭文。如龙纹图案中常点缀一“规”字或“日”字,龙凤图案中多点缀“双”字。有的字的空间涂以朱砂。清代铜镜仍沿袭明代镜钮铸字的风格,镜钮上常铸有“乾隆年制”、“仁寿”等字样。常见的韵语铭文有:①“金盘仙露涵珠英,春风秋月景长明,凉台秋馆消光盈。”②“大地山河,插口以祝,宴象口铜,明鉴万里,五岳真形,传青凤使。”③“既虚其中,亦方其外,一尘不染,万物皆备。湖城薛晋侯造。”④“方正而明,万里无尘,水天’色,犀照群仑。溪苕薛惠公造。”⑤“不壁而珪,万象能鉴,不渤而光,壹业百湛,些口本口,以虚为监。薛惠公造。”⑥“金精玉英,日光月彩,仁寿扬辉,照临卯海。湖镜。”

  清代铜镜的文化?清代铜镜的文化及工艺特点成因:

  1、铜锡与铜铅合金镜:前面说到清代铜镜大致可以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情况,官营的精致,而私营的大多粗糙。这种情况的成因,除了铸造者的财力、文化取向及用心程度外,材质成份的不同是最直接的原因。《考工记·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金锡半”是指铸造铜镜或阳燧时,锡与铜各一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铸镜金属配方的记载。以后铸镜配制比例基本遵循这一规律。随着铸造工艺的进步,到了宋代这一配比开始发生变化,至明代已完全改变,即含锡量明显降低,而铅、或锌、或铜的含量比例明显升高[5]。清代铜镜材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少数铜镜成份仍循战国及汉唐旧制,另一种是大多数铜镜都采用新合金,前者基本是官营的,后者多为私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呢?我们不妨从清代学者关于铜镜的著作中探究一下端倪。

  清代物理学家郑复光:“铜色本黄,杂锡则青,青近白故宜于镜。”清乾隆时期学者王杰:“炼冶铅滓清而明,以之为镜而宜文章。”以上两人都是当时研究铜镜颇有造诣和深具影响力的学者,但二人的观点却不相同。前者主张铜、锡合金宜于镜,后者则强调铸镜宜加铅。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实际铸镜效果也有很大差异。铜、锡合金镜质地硬,可以致白、致坚,且收缩率低,能铸得精致漂亮的花纹;铜、铅合金镜硬度较低,延展性好,但很难铸出精美复杂的纹饰。从实用角度看,高锡镜虽然艺术价值很高,但过于硬脆,就像宋代的夹锡钱一样“脆恶易毁”,因而更适合把玩陈设,不宜于实用。而加铅铜镜虽然不甚精致,但延展力好,更易于长久使用。这也是清代官营镜和私营镜风格迥异的原因所在。

  2、铜锌合金镜:所谓新合金铜镜中还有加锌的现象,这一点在清代有关铜镜的著作中并没有找到直接的论述。相反,古人一直很明确在铸镜时“不用倭铅(锌)”。清代只有一些间接的有关铸铜时用锌的记载,如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铸钱必用水锡者,,以铜性燥烈,非用锡(水锡)引则积角不整,字画不明。”其中的“水锡”即锌。铜合金中加入锌,提高了铜镜的强度,耐腐蚀性较之加铅也要好得多。现代科技检测结果也证明了清代学者的论述,,从安徽省博物馆、蒙城县文化馆和北京市文物工作站提供的清代铜镜合金成份看,五件铜镜含锡、铅、锌的平均值分别为4.487%、3.686%和20.289%。而战国至唐的铜镜含锡值多在18~25%之间,含锌值多在0~6%之间。可以看出,对比战国至唐的铜镜,五件清代铜镜的含锡量明显下降,而锌的含量凸增,具有新合金铜镜的特点,应属于清代民营镜。

  清代铜镜的文化及正确鉴定方法?清代铜镜的正确鉴定方法:

  1、清铜镜的铜质比明代镜要好,宫内造办处铸造的铜镜,表面多泛铅灰色,而湖州所铸铜镜表面则呈银白色,具有光泽。多数清代铜镜至今光亮如新、清晰鉴人。

  2、清镜中无钮镜大量出现。有钮者,半圆钮大而扁,顶部不再磨平。此时出现了两种特殊钮制,一种作圆柱形,平顶上多铸有旋纹和“乾隆年制”款;另一种钮,底部较大,向上微敛,较上种钮要矮扁,平顶上铸以寿形纹或“仁寿”二字。

  3、清代把镜有的镜柄装饰得十分考究,如用楠木做柄套,上下配以牙饰;或用青玉做柄套,上有碧玉饰,柄下端均有黄穗子。这些都是贡镜,为皇室专用。民间使用的把镜较少,形制与元代铜把镜相近。

  4、清代铜镜的装饰花纹,采用了漆背戗金、掐丝珐琅、松香涂墨等新工艺,色调趋向浓重炽烈。纹饰中,以龙风纹和表现福、禄、寿、喜、财寓意的画面为主,绘工虽细,却显拘谨。

  5、清代铭文镜,初期仍流行四字吉语,以后开始出现韵句铭文。湖州铭文镜字体规整,且均为四言韵句。此时商标铭记后面常铸上“制”或“造”的字样。北方易州所铸铜镜上,习惯用锥子一类的工具,锥出由点点组成的地名铭文,如“易州”、“易州造”。